创新瞭望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创新瞭望
立足企业从“心”出发 因地制宜建“新”家园——宁波港依托团建工作为外来务工打造第二故乡
浏览次数:1331711  作者:宁波团市委  发布时间:2013/2/19 17:09:00
  
宁波港集团团委

 
    
   加强外来务工的服务与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中国劳动力逐渐紧缺,中西部崛起又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留在原籍就业,过去务工者趋之若鹜的沿海地区已开始呈现“招工困难”、“用工紧张”的窘境,外来务工队伍维护的形势日趋严峻。
   针对外来务工中青年的服务与管理,给企业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挑战。作为企业的共青团组织,必须始终立足青年群体自身特点和工作难点,因地制宜地探索开展外来务工青年团建工作,帮助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将有助于更好地保障用工队伍,推进公司稳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
外来务工的基本情况
   在国家宏观经济的蓬勃态势之下,宁波港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快速发展,促使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港口员工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成为港口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股力量。
   以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吉公司)为例,作为宁波港下属的一家专业集装箱码头公司,自建成投产八年多来,伴随公司规模及业务的日益发展,公司的用工规模也不断壮大。截至2012年11月,该公司已有各类员工1825名,包含外来务工969名,占到了总数的53.1%。这其中35周岁以下人员851余名,占外来务工总人数的87.8%;28岁以下青工616余名,占外来务工总人数的63.6%。
   该公司外来务工主要来自浙江、江苏、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山东、甘肃等劳动力输出较多的省份。外来务工整体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较低,只有近三成人员拥有高中以上学历。在公司内部主要从事要求一定专业技能、工作重复性高的操作保障岗位,较少分布在技能维修和管理岗位。
   二、外来务工的管理举措
   多年来,宁波港一直重视和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本着“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精神实行“四个给”,即政治上给“待遇”,工作上给“政策”,权益上给“保障”,生活后勤给“条件”,着力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为改善用工机制、降低用工成本并保持行业竞争优势,2007年宁波港开始推行介于全民合同制职工与多元化用工之间的“公司制”用工制度,即分批次逐年从多元化用工中吸纳年轻、文化水平较高、技能水平较突出的部分人员为“公司制”员工,相关待遇及福利向全民合同制职工看齐,总体较原先有明显提升。以港吉公司为例,截至目前,该公司内共已分八批次转制多元化用工443名,其中外来务工385名,占外来务工总数的86.9%。
   另外,宁波港针对房价高企的社会现状,在早期镇海片港务新村集体宿舍,北仑片北仑新村、北极新村和宁波港技工学校地块集体宿舍等基础之上,又重金投入建造了镇海招宝楼、北仑港强一村和富春楼、北仑白峰穿山集翔小区,总计宿舍1769套,可供近5000名外来务工居住。今年,位于北仑高凤路、北极星村内的宁波港首个单身公寓开始投入使用,更是为部分成婚的大学生、公司制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家”一般的条件。更好的硬件设施、更优美的小区环境、更专业的物业管理,“拎包入住”的一体化服务,让员工倍感温馨。
   三、外来务工管理的现状和难点
   公司制用工制度的推行和宿舍群的建设,明显地维护了用工稳定,缓解了用工压力。但总体而言,外来务工的总体诉求与公司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矛盾,主要体现在:
   (一)外来务工流动性大与公司党工团组织建设之间存在矛盾。
   由于总体与全民合同制职工收入、福利、劳动保障、个体发展空间等仍有差距,除了生活成本,房价、婚育、家庭问题等因素,也导致了外来务工流失率较高。而党工团管理主要呈隶属劳务公司、挂靠用工单位以及游离前两者之外三种状态,管理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二)外来务工工作和生活压力与精神文化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由于外来务工日常承担的工作任务较重,快速的工作节奏和沿海地区较高的生活成本使得外来务工身受压力。他们无奈缺少精力和兴趣参加公司内外的各类培训和文体活动。“干活、吃饭、睡觉”成为外来务工的缩影,多数青工更是依靠电脑网络来消磨业余时间。
   (三)外来务工整体综合素质水平与公司经营发展存在矛盾。
   外来务工人数众多,其地域背景、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等参差不齐,整体综合素质较低。而他们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技能水平、安全状况不光左右着其个人的发展空间和相应的薪酬待遇,同时也成为宁波港向国际强港不断迈进的瓶颈因素。
依托宿舍建设组建团工作组织
   作为企业的共青团组织,必须努力做经营管理的战友、做团员青年的朋友,改变从行政角度的传统思路,触及外来务工青工心底的真正需求,从以人为本、服务的角度为外来工搭建获得尊重、关爱和帮助的平台与通道。新宿舍群的建造投入使用,就为宁波港共青团的青工工作带了契机。
   2008年9月,北仑港强一村投入使用时倡导“管理与自治”的新模式。同时,团组织“凝聚青年、培养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结合宿舍文化建设需求,催生出了发挥住宿青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宁波港团委协同港内相关物业公司,在入住的各单位青工中推选了团干、团员和优秀青工代表成立了港强一村青年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工委),旨在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更好地满足住宿员工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今年,穿山集翔小区青工委、镇海招宝楼青工委也分别组建起来。三地联动,成为宁波港团委统一领导下,围绕员工宿舍物质和文化建设,将团的内容从单位工作延伸到住宿生活的青年工作新组织,形成了“党组织领导、团组织协调推进、部门联动配合、青年积极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五、青工委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青工委在整合区域资源,创新青年工作载体,丰富拓展青年工作内容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为住宿员工营造环境舒适,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加强机制建设,构建常态阵地
   结合团的职能和自身特色,各片青工委分别制定了工作章程,在人员机构、职责任务、工作制度等方面加以明确和规范。就近在宿舍小区设立工作办事处,日常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和办理事务。定期举行工作例会,学习政治时事,传达上级精神,汇报交流工作,反映青工需求,公开费用使用,研究工作措施,布置工作任务。青工委代表住宿青工的合法权益,依托“月度服务沟通会”的平台,搭建住宿员工与物业服务间的桥梁,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制度、阵地、措施的保证落实,使得青工委的工作得到良好的运作。
   (二)软硬双管齐下,丰富文化建设
   青工委配合物业公司分别建立起电视直播间、图书阅览室、舞蹈健身房、电脑培训室、室内外各类球场等文体场所。以寝室文化节打包的形式,陆续开展了K歌大赛、摄影征文、交友派对、集体生日会、露天电影播放、各种棋类球类比赛、电子竞技、文明寝室评比、趣味运动等。调动利用社会资源,联合宁波港工会及周边企事业单位及政府开展了大型文艺晚会、青年联谊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外来务工子女开展“小候鸟”夏令营活动,解决外来务工的后顾之忧。对困难青工进行心理疏导和慰问帮扶。通过集中性与经常性地开展有意义、有特色、参与性强的青年文化活动,铸造了青年文化品牌,增强了外来务工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信任和肯定。
   (三)有效整合资源,促进青年提升
   为方便住宿青工业余充电,自我提高,集翔小区和港强一村分别将宁波电大的大专课程资源请进宿舍区,并聘请本科以上学历的住宿大学生担任代课老师,既可以方便青工就近学习,又能为部分大学生增加收入。宿舍群还整合空余房间,设置了“夫妻房”和“探亲房”,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工委还配合相关单位举行了法律知识、业务技能、生产知识、心理辅导、计划生育等教育培训,并通过开展安全演习、技术比武,自检自查等强化对住宿员工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遵纪守法、安全生产意识、生产业务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对自身职业发展前途的信心。
  六、关于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依托宿舍就近对外来务工青年服务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团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明显的感觉到外来务工青年团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以适应企业的需要,适应共青团工作的需要。企业团组织要从普遍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进一步推进外来务工青年团建工作的落实,为新时期企业共青团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做出贡献。
   一是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外来务工青年数量多、分布广、管理难度大,基层团建薄弱,因此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并依靠人力资源、后勤保障等多方力量来共同着力外来务工青年的领导、管理、服务工作。各级团组织要把外来务工青年纳入基层团组织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本着便于联系、易于管理、利于服务的原则,灵活开展团建工作。同时做好优秀外来务工青年的吸收,不断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综合素质。要以服务生产经营,服务外来务工青年成长成才为切入点,把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全团工作的总体目标,上下结合,整合资源,并作为团工作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以阵地建设为重点。开展外来务工的青年工作,要强化服务职能,突出品牌特色,创新活动载体,推进阵地建设。要着眼于外来务工青年个性需求,因地制宜地打造和完善文体活动阵地、教育培训阵地、志愿公益阵地、青年创业阵地、网络交流阵地,不断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建立有效的青年参与和互动机制,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扩大团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是以文化建设为提升。充分发挥青年文化的引领作用,提供个性化“文化套餐”服务。切合外来务工青年的实际,开展以服务经营发展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形势教育、学历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等;以塑造良好形象为着力点的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重点的推优工作、读书求知、文娱体育、法律维权等,鼓励他们广泛参与,提升他们组织融入感。
   
   润物细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留人先要留心,企业除了要从物质层面保持和增强对来外来务工的吸引力外,还要从精神层面思考和满足外来务工者的内在需求,以此来涵养外来务工的归属感,让他们在第二故乡有个温暖舒适的新家园。




(获2012年度宁波市共青团、青年工作创新奖)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浙ICP备05015657号 版权所有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16 nbyou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