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研究
从“有形”到“有效”: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的模式创新
——以宁波市江东区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为例
浏览次数:1329051  作者:宁波团市委  发布时间:2014/3/10 9:48:28
  
江东团区委 张军
(此文获2013年度宁波市共青团调研奖二等奖)
        
  成立于2008年的江东区志愿者协会,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发展壮大,组织网络遍及机关、企业、社区,立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群众生活发展需求开展了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 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在建设创新强区、服务强区、品味都市、品质生活的“两强两品”战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志愿服务项目的效能,克服“小微型”、“过场式”志愿服务项目带来的散漫化、无目的性以及重复建设与一味追求轰动效应等问题,2012年11月,江东团区委、区文明办联合开展了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下简称大赛),由宁波银行江东支行注资10万元作为“创投基金”,面向社会征集志愿服务的创意和操作方案,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挖掘非营利性机构如福利院、残疾人安养中心以及社区等需求,设计志愿项目参赛,区志愿者协会、宁波工程学院社会协同创新中心负责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并为参赛组织提供能力建设服务。获选组织将获得5000到10000元不等的项目运作资金,为期半年。
   一、 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的理论支撑
  “三圈”理论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工具,它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马克•穆尔( Mark H. Moore) 教授提出的。穆尔认为,公共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任何一项好的公共政策或项目首先要具备公共价值;其次,政策或项目的实施者要具备提供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最后,这个政策或项目还需得到政策作用对象或民众的支持。这就形成了三个圆圈,分别指代公共价值( value)、能力(capability) 、支持( support) 。将这三个圈叠加在一起,可以形成七个区域( 图1) ,分别用来表示在进行公共决策或项目开发时可能出现的七种情况。
  其中的耐克区(V+C+S)是所要追求的目标。在这个区域内,想要推进的政策或项目既有价值,组织又具备足够的能力执行,还有来自公众和各方面的广泛支持。因而是最可能获得成功的政策或项目,此时应当果断实施或者扩大推进。
  依据“三圈”理论可以发现大赛在公共价值( value) 方面是得到充分认可的。志愿服务项目共计收到109个,涵盖了生态环保、扶老助残、文体科普、医疗卫生、扶贫济困等10多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服务职能的缺陷。同时,调查显示,88.4% 的志愿者认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才干”,71.6% 的志愿者认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拓展了社会交往范围”,由此可见,参与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本人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在支持( support)方面,大赛得到了宁波银行江东支行、江东区“创二代”联谊会的热力支持,宁波银行江东支行出资10万元,前期资助“关爱空巢老人”等10个优质项目,后期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江东区“创二代”联谊会又出资15万元,指定“购买”关爱“马路天使”、高龄志愿者反哺计划等4个“大型项目”。社区、图书馆、敬老院和残障康复机构等积极响应,纷纷联系区志愿者协会,表达了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开发的强烈愿望。同时,各类志愿服务项目也赢得了志愿服务组织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累计有65个来自社区、企业、高校的组织参与项目申报,骨干志愿者人数近千人。这说明,志愿服务项目得到了社会公众,特别是志愿者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在能力(capability)方面,区志愿者协会专家顾问团、宁波工程学院社会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合作开办“志愿服务创新讲堂”,累计开设《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与团队激励》、《财务基础与预算管理》等课程培训5期,沙龙活动7次,较为系统地向项目组织实施者(承接方)讲授了志愿服务社会功能、项目管理等知识,提升了承接方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事实也证明,在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14个项目相关负责人具备了一定的项目运作能力,成效明显。
  二、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的运作机制及特征
  大赛引入“公益创投”理念,一改以往“政府把控全局”的定式,转而将确立资助项目的自主权交给志愿服务组织。具体来说,志愿服务组织充分发挥或智力密集或经验丰富的自身优势,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把群众需求强烈、公共服务难以覆盖、市场服务难以提供的服务内容,编制成志愿服务项目,高效回应群众个性化服务需求,实现从“民有所呼”到“我有所应”。
  1、组织开展需求申报,进行业务指导
  志愿服务组织开展调研前期,由相关团组织协助需求方将需求整理打包后,及时向区志愿者协会提交服务需求申请书。在填报前,进行反复地商讨和论证,确保项目能对群众需求做出做真实、具体的反映,能否全息式将需求反馈至区志愿者协会,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调研提供有效、有针对性的保障。
  2、发现群众真正需求,编制服务项目
  原先的服务大多是志愿服务组织依据自己的有限认知来把握可供服务项目,这样单向的服务不一定被社会所接受。因此,大赛要求申报项目必须是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需求,而且是政府和市场一时难以提供的服务需求。具体信息由志愿服务组织依据区志愿者协会提供的“线索”,入户走访、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了解和收集,并初步形成项目操作方案。获准资助后,再由专家指导调整,确保真正是社会所需。
  3、项目多环评审立项,签订项目协议
  通过初期遴选、网络投票、现场评审3个环节,对项目实施主体的组织能力、技术力量和资质等进行评估,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及预期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最终确定14个设计优良、计划明确、实施方案可行的项目进行立项,纳入“创投基金”资助对象,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给予14个项目不同额度的经费支持。立项后,区志愿者协会与项目负责人、项目顾问(项目对口部门或街道团组织负责人)、项目资助单位三方签订《江东区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创投资金扶持协议书》。在项目协议书签订后,首期拨付40%的扶持资金,中期评估通过后拨付40%,后期再拨付20%的余款。
  4、实施全程项目管理,多方参与互动
  各志愿实施主体在与需求方及服务对象充分对接的基础上,按照项目化操作的要求,认真编制服务计划、明确服务期限、服务对象、服务内容、预期目标和保障措施等,努力做到服务项目边界清晰、目标明确、切实可行。在项目实施主体方面,不仅包括江东区内的志愿服务组织,而且也包括区外的服务组织,吸引了万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同盟等高校和民间的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在具体实施层面,每个项目都有来自政府的项目顾问全程予以指导和协助,保证信息沟通无间隙、资源对接无障碍、活动开展有声响。
  5、进行项目绩效评估,提升项目质量
  在项目实施中期和尾期实施绩效评估,分阶段评价项目各方面成效。具体做法是:一是书面评估和实地评估相结合。各项目实施主体提供项目验收资料,由相关专家对所有项目进行书面分析评估,同时抽取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实地评估。二是专家评估、群众评估和自我评估相结合。这次大赛项目评估实行“三票制”,即由服务对象(受益方)代表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满意度评价;由项目顾问对项目实施主体与服务单位(对象)的沟通配合情况进行评价,指导项目主体做出自评;最后由专家组对所有项目的实施情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专家评估占60%;公众评估和自评分别占20%)。最终以三方评估结果加权得出评价结果,并将结果作为确定扶持资金中、中期拨付金额,志愿服务组织信用度评价和先进评选的重要依据。
  三、 基于供需有效对接的志愿项目社会效应分析
  从实施的14个项目来看,绝大多数项目都能较好的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这里主要以关爱“马路天使”、最美夕阳红——为百岁老人传递爱的关怀、微力量,让爱回家、小小志愿者——走出“四点钟” 服务你我他4个较好社会效益的项目作为典型案例,对其引致的社会效益进行剖析。
  1、搭建供需方无缝对接纽带,破解了“供需不畅”的难题
  社会需求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社会需求,才会催生与之相对应的服务项目。以往,虽然志愿服务活动也开展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但客观求是而言,目的性、可操作性并不强,限制了志愿服务的效果,志愿服务只限于某一重大活动或者是某一个重大节日,开展服务对象比较单一、服务的内容的较为呆板,服务的形式比较僵化,直接造成了志愿服务难以形成有效对接的社会化效应,目的难以实现。同时,志愿服务的随意性,也就是志愿服务只是迫于短期性任务,只是应对于场面性服务的活动,也限制群众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和参与。这次,通过大赛所建立的志愿服务组织调研、申报、立项与志愿服务需求方梳理、申报、反馈“双轨合一”的操作机制,有效破解了供需双方长期存在的资源不对称,“好钢用不到刀刃”上的问题,将有限的志愿服务供方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服务的人群和领域上去。
  同时,志愿服务组织以其独特的草根魅力团结联络居民,是很好的“润滑剂”、“粘合剂”。有了这一“润滑剂”、“粘合剂”,普通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如最美夕阳红——为百岁老人传递爱的关怀项目由李大姐中年“空巢”志愿者俱乐部(宁波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单位)承接,定期在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每月至少一次前往闻裕顺福利院、东郊福利院等看望慰问高龄孤寡老人、贫困老人。每次活动通过俱乐部QQ群、网站面向俱乐部成员“海选”招募,报名志愿者非常活跃,其中既有普通的社区居民,也不乏企业高管、政府退休干部等“高层次”志愿者。再入小小志愿者——走出“四点钟” 服务你我他项目,该项目由“曙光之心”社区志愿者承担,通过独特的“家长+儿童”的志愿者人群建设,让来自“四点钟学校”的小学生在课余、周末也有机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所开展的“中国梦”百米画卷、手绘美丽家园等活动,唤起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意识。
  2、弥补政府公共职能的缺陷,发挥了“补台补位”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需要越来越多元化、需要社会提供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而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政府也不可能大包大揽。在这里,大赛扮演了很好的角色,它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是,政府鼓励志愿服务组织自己去发现梳理民众的需求,通过自己的服务去满足这些多元的需求,从而弥补政府公共服务行为不能覆盖的“盲点”。
  大赛项目涉及的内容,如临终关怀、网络微公益、垃圾分类、生命教育、特殊人群服务……,这些服务领域都是政府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却又是百姓生活切实需要。这些草根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者掌握着不同于传统行政手段的社会工作技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有效地承接政府委托的社会服务管理项目,在实践中常见奇效。如关爱“马路天使”,将环卫工人纳入关怀视野,每天为江东区100名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同时,以免费早餐为切入口,引导市民爱护城市生态环境,减少不文明行为。由于持续时间长,切入口小,社会影响大,不断有爱心企业,特别是餐饮企业加入到项目中来,主动要求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为餐饮企业门店周边的环卫工人创设免费饮水、餐饮优惠、歇脚休息等服务内容。而由新浪微博@宁波同城会承办的“微力量 让爱回家”项目则将网上力量不断引导、聚焦到志愿者活动中来,所拍摄的《微爱》系列微电影,以生动、真实、趣味的形式表达公益行为,反映志愿者活动的健康风貌,营造了网络正面舆论场。可见,与政府提供的共性、普惠、托底的公共服务不同,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
  3、促进志愿组织有质量发展,激活了“造血功能”的生成
  正如“三圈”理论形象反映的 “三要素”特征,志愿服务组织能否有质量发展的关键往往在于“经费”和“能力”方面,而这两点也正是当下志愿服务组织成长道路上最棘手、最难办的问题。没有合适的经费来源,全靠组织成员自筹、自掏腰包,其生命力必然走向消散。没有一定的能力补给,全靠组织自我探索、自我学习,其科学性也必然大打折扣。管理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政府部门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大包大揽,为此大赛引入的“公益创投”机制,即志愿服务组织申报项目-组织评审-给予扶持(虚实)的方式,充分激活了志愿服务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育和促进志愿服务组织健康成长起到了“破砖引玉”、“举一反三”的作用,初步探索出一条从单纯“输血”到促进“造血”功能生成的新路子。
  志愿服务组织带着项目“原产品”参与到大赛中,不仅可以为组织获取一定额度的项目运作资金,以解决组织活动面临的资金短缺难题,而且可以通过政府的指导及提供的培育、孵化“菜单式”、“保姆式”服务,提供组织能力以解决能力不足的困境,以此提升组织服务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志愿服务组织通过项目设计、竞标、组织实施、评估等全阶段的参与,在组织、策划、管理与服务等多方面得到了提升。微力量,让爱回家项目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佐证。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窥见了一个有能力、有活力、有担当的志愿服务组织正在生成和发展。原先,@宁波同城会只不过是活跃在新浪上的一股新兴力量,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愿望和动机,无参与活动的知识储备和资金能力。项目获准立项后,通过8000元的“种子基金”扶持、专业课程培训以及“额外”提供的百•和社会创新基地实体孵化服务,@宁波同城会已较为成功地转型为在网络上志愿服务组织“领头雁”,凝聚了100多名本地微博大V人士和1000多草根加入志愿者队伍中来。目前,还在利用新媒体专业技术,加紧开发网络志愿者积分管理系统,为网络微公益开辟新航线,搭建新舞台。
  四、 思考
  大赛作为一种直接实现志愿服务资源供需方有效对接,间接培育志愿服务组织的新模式,它的作用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蕴含在大赛内的效率、问责等商业要素,将会使志愿服务领域和第三部门焕然一新。王名认为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社不分、经费不足、能力不足、法治缺陷。大赛是解决这些不足的一种方案: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构思并运行项目获取发展资金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并通过项目的持续运行获取资金;区志愿者协会联合高校专业机构、社区教育学校等对组织进行能力培训以改善组织能力不足的现状;政府和组织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保证项目产出,二者是一种基于合同的平等关系,解决政社不分的难题。
  由江东团区委、区文明办主办的大赛对于中国的第三部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大赛为正处于迅速发展期的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大赛同时还具有可复制性的特征,其示范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当下宁波团市委等单位正在组织实施“志愿服务洽谈会”开始市级层面的实践探索,这无疑将提高社会资本存量并带动我市第三部门的新一轮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浙ICP备05015657号 版权所有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16 nbyou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