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研究
依托双网互动 创新驱动外资企业团建工作
浏览次数:1315028  作者:宁波团市委  发布时间:2014/3/6 15:32:33
  
海曙区鼓楼街道团工委
 (此文获2013年度宁波市共青团调研奖三等奖)
         
  近年来,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不断深化,2012年7月,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推进会在宁波召开,标志着非公团建这一工作已经进入到“全面扩质”的重要阶段。团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推动团的组织广泛覆盖、延展手臂,巩固和创新团的基层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也强调,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键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
  外资企业作为非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吸引了数量众多的青年群体,而在非公企业团建全覆盖的过程中,外资企业团建几乎是一个空白。为了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外资企业团建工作的延伸开展对于组织凝聚青年、引导服务青年意义重大。为此,街道团工委选取辖区内的外资企业为对象,就团建工作现状、团建对象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瓶颈展开调研,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街道团建工作现状及数据分析
  鼓楼街道东临三江口,西至望京路,南接中山路,北濒余姚江,地处宁波市中心腹地,辖区内恒隆中心、万豪写字楼、汇金大厦等楼宇林立,拥有和义大道、鼓楼步行街等商贸功能集聚区,共有非公企业2334家,外资企业217家,截止2013年11月,街道非公企业共建团56家,其中外资企业仅1家建立了团组织。
  街道团工委针对外资企业负责人发放了10份调查问卷,向青年员工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企业负责人中,35周岁以下的占70%,80%是中国国籍,皆为无党派人士,对企业建立团组织有所了解的是占20%,60%想增加与团组织联系并定期举办活动,90%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减少企业员工流动性;青年员工中,35周岁以下的占98%,其中28周岁以下占87%,28周岁以下青年中达99%的员工不清楚自己是否有共青团员身份,81%的青年员工有不定期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87%的表示希望能有一定的组织牵头举办活动。
  根据走访及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分析归纳出了在外资企业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 一是青年多、团员少,外资企业中的青年数量普遍不低,但是有团员身份或者愿意亮出团员身份的青年却微乎其微,团组织的有效覆盖率还不高,大部分青年游离在团的组织之外。二是青年多、联系少,外资企业中青年占多数,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敢于主动迎接挑战,政治上要求上进,精神要求更趋多样化,渴望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由于组织网络的不健全,青年与团组织的联系较少,对于青工的思想动态等团组织掌握不多; 三是号召多、落实少,共青团组织发起的号召、倡议、开展的活动,由于缺乏载体和组织体系,在外资企业青年中很难得到响应和落实。
  二、外资企业团建存在的突出问题
  分析上述“三多三少”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当前外资企业团建工作普遍存在以下四方面突出的问题:
  1、外资企业团建工作缺乏认同感。在外资企业中能否顺利地建立团组织,很大因素取决于企业业主的支持与否。外资企业大部分都是组织架构十分完善的世界知名企业,外国籍的企业主大多对涉及政治组织的敏感性较高,且外资企业崇尚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模式,并不十分认同从行政角度建立政治性组织的工作方式,这些都成为外资企业团建工作的制约因素。另外,外资企业经营理念中更趋向于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团组织在其中通常没有一种制度化的安排。
  2、外资企业团建工作缺乏连续性。外企青年员工的构成比较复杂、流动性强,既有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也有普通技术工人和一般的打工者, 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显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同时, 与国企和民营企业相比,外资企业中的青年员工表现出更强的择业自主性和流动性,团干部的变动相对更加频繁。很多企业中大量团员青年对团的认识淡薄,长期脱离团的组织, 缺乏团的教育和管理,致使团建工作缺乏基础,建立团组织的难度很大, 建立团组织以后也很难发挥作用。
  3、外资企业团建工作尚欠规范性。在国有企业,团组织工作受到同级党组织和上级主管部门团组织的管理和约束,因为主管部门对国有企业在人事任免、经费划拔、考核评先等方面都有成熟的约束机制, 所以团的工作也同样受到一定的硬约束。而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尤其是外资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无法有效地延伸管理手臂,行政化的约束几乎没有,社会化的约束机制又尚未建立起来,与上级团组织也大多属于松散型挂靠关系,导致了团组织的工作开展有较大的随意性。
  4、外资企业建团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我们在走访中发现, 党团对应的设置模式仍是主流,大多企业主认为自身未设立党组织,那么也就不能成立团组织。因此,工作思路和方式的创新是摆在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团建工作面前最基础的工作和最迫切的任务。
  三、加强推进外资企业团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组织模式,青年自组织先行。
  1、夯基础。加强对外资企业的走访联系,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了解企业文化,对符合建团条件的外资企业要注重前期的联系沟通。在团组织活动时覆盖未建团的外资企业青年,以活动吸引外企青年,在活动中让外企负责人和青年员工感受到团组织的优势所在,打下外企团建的群众基础。
  2、建载体。针对外资企业政治意识较薄弱、行政建制较难等现实问题,依托商圈载体,结合“双网互动”工作,通过建立具有特色的“青春驿站”,挖掘外企青年兴趣、需求,在驿站基础上引导建立公益服务社团、车友会、歌友会、亲子联盟等社团组织,不断加强与外企青年的联系沟通,努力在建团条件不成熟的外资企业中通过各类青年组织先凝聚青年。
  (二)激发团建活力,服务功能驱动。
  1、符合利益建团。外企在工作中普遍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团组织须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中发挥作用。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心,找准企业发展与团建工作的结合点,以实实在在的作为赢得企业主的支持和认可。团组织要因“企”制宜,在保证企业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小型”、“分散”的活动,如“青年文明号”创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相亲交友等,提高青年员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企业凝聚力,引导青年与企业共同成长进步。如我们为街道目前唯一建团的外企渣打银行宁波分行申请了区级青年文明号,分行行长也是我们海曙区青联委员。
  2、根据需求服务。外企青年员工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由于他们大多具有国外留学经验,其工作经历、教育水平和各种风俗、习惯、文化的影响造成了需求的多样化,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项或一类活动来涵盖整个青年群体,而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活动,吸引广大青年的参与。如海曙区在“双网互动”工作中提出了“青春style 乐享在海曙”菜单式服务,根据青年的需求提供菜单,由其自主选择服务,满足了外企青年在政治进步、文化生活、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就能把团员青年最大限度地凝聚在团组织的周围。
  (三)依托双网互动,实现“管”“活”联动。
  双网互动工作是浙江团省委一项针对团工作基础的创新探索,在此基础上,青春驿站的建立则是海曙区的一种延伸创新。目前街道已根据辖区区位、功能划分了9个网格,建立了3个青春驿站。以双网互动和青春驿站为抓手,对进一步理顺非公团建特别是探索外资企业团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1、网络、网格长效管理。“网络”是团的各级组织网络体系,包括层级化的团组织和非层级化的团组织,“网格”是一个区域概念,就是把一个区域按照青年的集聚情况划分成若干网格。通过各个网格对建立的团组织进行引导管理,实现资源共享,让各个独立的团组织形成集群效应,既能方便街道团工委后续管理非公团组织,又为他们的长效运行、发挥作用提供保障。同时,针对非公企业团干部,应探索建立激励、考评、保障体系,争取与企业内部评优挂钩,运用市场化的手段,逐步建立起社会化的非公企业团干部考评奖励体系。
  2、网上、网下有机“活”团。把各类外企团组织与青年团员融入网格后,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实行“组织化引导、自主式管理、组团式服务”,增强外企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确保实现青年流动不脱网、思想不离网。通过建立qq、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做到信息互通,确保外企建团工作取得实效、保持活力。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浙ICP备05015657号 版权所有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16 nbyou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