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匠心小分队——传文化遗产,承工匠精神,显青年担当
匠心小分队——传文化遗产,承工匠精神,显青年担当
浏览次数:13261 作者: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发布时间:2017/7/2 8:34:29
为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推进“一员双岗双建功”,我校电子商务学院“匠心”小分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积极认领非遗文化传承岗,深入镇海区俞范社区,小队以“传文化遗产、承工匠精神,显青年担当”为主题,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宣传等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广泛好评。
传文化遗产
2017年7月1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匠心”小分队在宁波市庆安会馆开展“寻找身边的工匠精神”体验活动。
虽然这是一个炎热的日子,但是在这一天我们迎来了党的96岁生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中,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匠心小分队联合宁波市庆安会馆、宁波闻艺发展有限公司、镇海区俞范社区,共同开展了剪纸和篆刻艺术体验活动暨“寻找身边的工匠精神系列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强调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次活动是我校大学生积极实践“一学一做”的重要体现。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亚尼老师30多年来醉心剪纸,自学成才,擅长剪刻结合进行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剪纸作品展。从2007年起,她义务举办剪纸爱好者培训班,为民间剪纸传承基地授课。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2009年10月2日,中国申报的篆刻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王惠富老师从小喜好书法、绘画,后主攻篆刻、刻字,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各大书法、篆刻展,并在《西冷艺丛》、《篆刻》等专业报刊、杂志中发表二十余次。今年年初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
承工匠精神
7月1日下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金亚尼老师与篆刻传承人王惠富老师带领小队成员、现场七十多位小朋友及家长体验了与众不同的中国文化,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风味。细心的匠心小分队成员事先准备了十二生肖剪纸,成功引起了小朋友对剪纸的浓厚兴趣。随后小队成员又进行了简单的四折法,五折法,六折法教学活动,充分提升小朋友的动手能力,二维构思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通过一下午的体验活动,匠心小分队成员不仅得到了视觉上的震撼,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剪纸、篆刻技艺。小队成员将把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深入挖掘剪纸与篆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显青年担当
通过寻找身边的工匠精神的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剪纸与篆刻技艺,从而然给他们去接触了解乃至继承这门手艺。
匠心小分队成员还将自己的作品赠予小朋友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守护民间艺术的活动中来,担当起青少年的使命。
通过系列活动,增强了人们对非遗的认识、认同,呼吁社会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非遗的价值内涵,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我们青年大学生更应该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培养国家责任意识,锻炼能力,彰显青年担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