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共青团打好“助力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青春建功组合拳
浏览次数:23134 作者:北仑团区委 发布时间:2017/3/30 8:23:23
在团市委“‘河小二’助夺‘大禹鼎’十万青少年助力剿灭劣Ⅴ类水”的动员令下,北仑共青团迅速行动、全团动员、形成合力,攻坚克难,通过宣传教育“一条线”、志愿服务“一张网”、社会组织“一个圈”工作格局,积极动员全区广大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当好“河小二”,在坚决打赢剿灭劣Ⅴ类水这场硬仗中贡献青春与力量。
一、“河小二”牵起宣传教育“一条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以“3·22”世界水日、“6·5”环境日、“6·30”浙江生态日等节日为契机,创新形式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开展“水循环之旅”系列活动,分批组织市民走进岩东水厂、宁波钢铁、光大能源等企业,参观体验企业污水处理、清洁生产等过程;开展“生态微课”系列活动,以 “五水共治”为主题,通过广场巡展、上门入户、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市民介绍节水、护水等环保知识,着力提升市民的生态意识;开展“寻访身边的最美河流”主题活动,将生态环保主题教育活动与中小学生少先队活动课、寒暑期主题实践相结合,发动少先队员、团员青年开展通过采访、实验、感言,了解北仑“五水共治”的现有成果,发现身边河流之美,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五水共治”工作。
二是树立先进典型。将“五水共治”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纳入区级共青团先进集体个人、区级志愿服务优秀评选的重要范畴,在全区开展“我身边的治水达人”评选,在“民间行动、公共服务、企业责任、学术精神、传播影响、文化引领”等领域选树一批青少年典型;以“走青连心”百名团干部、“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为载体,积极走访优秀环保志愿者、优秀“河小二”,送上真情关怀和贴心慰问;开展“青春对话·争做绿色‘治水’达人”故事分享会、公益讲堂等30余场,影响带动青少年关注践行生态环保。
三是搭建宣传平台。注重发挥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作用,定期通过“北仑共青团”网站、“青年之声”北仑站、“北仑青年”微信公众号,以及全区各级团属新媒体阵地,定期发布北仑“五水共治”工作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生态环保活动宣传、节能减排生活技巧等信息;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在线上发起“青少年增绿减霾共同行动”,广泛开展“治水金点子”、“绿色众筹”、“为绿奔跑”等互动活动,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超过20000人次。
二、“河小二”织密志愿服务“一张网”,丰富实践活动载体
一是以“节水净水”助力“五水共治”。深入“青春治水,建功‘江湖’”、“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踊跃投身五水共治”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区“五水共治”志愿服务总队,深入实施青春建功“保护母亲河”行动,先后组建“五水共治”青联委员志愿服务团、“五水共治”青年志愿监督团、“五水共治”青年突击队等2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重点开展“小鱼治水”,“我为治水献一计”,“红领巾水实验”节水和净水知识实践等活动60余场。联合区五水共治办,举办“世界水日”水循环体验行、水体垃圾检测、小微水体清洁等活动10余场。
二是以“植树护绿”助力“五水共治”。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力争“条条河上有绿植”。植树节期间,承办“青春众筹,绿色集镇”2017年宁波市青少年植绿护绿公益活动,宁波青年生态林落户北仑;发动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开展以“青春聚力共建青年生态林”为主题的植树护绿活动,有效提升青年的爱绿护绿意识与技能。同时,常态化开展各类“身边增绿”活动,近期累计在“志愿云”系统中发布植树护绿活动30余场,招募超过3000名志愿者,开展了“带上爸妈去种树”、“我为爱车种棵树”、“绿染春天”、“青春妆点新北仑”等公益植树活动。
三是 以“垃圾分类” 助力“五水共治”。以“垃圾分类,净美河道”为主题,发动全区各级团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聘请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为形象大使,带领志愿者开展“让垃圾分开旅行”专场服务;在城区各学校启动“垃圾减量日”青少年志愿服务大行动,积极打造垃圾分类“开心农场”,有效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在寒暑假开展青少年垃圾分类主题活动,通过“我家的垃圾分类”征文比赛、“剪出彩色”垃圾分类剪纸比赛、垃圾分类讲座等主题活动,提升青少年垃圾分类意识,使青少年成为垃圾分类宣传员,通过小手拉大手,形成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
三、“河小二”打造社会组织“一个圈”,实现工作长效发展
一是开展“剿劣”调查研究。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加大与各部门、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着力培育一批青年生态文明公益团队,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联合宁职院建立“治水先锋”青年突击队,通过在全区设置采水点,连续实时监控水质,形成治水调研论文1篇;联合区教育局成立青少年环保社团联盟,组织青少年开展科学调查实践活动,形成《关于居民排水方式的调查》、《对河水中污染物去除的研究》等调研报告。
二是组织“治水”交流分享。以培训提升、交流座谈等方式,挖掘了一批有潜力、可扶持的生态环保项目、公益社会组织和公益人才队伍。举办环保主题论坛,邀请省、市知名环保社会公益组织负责人、优秀环保志愿者、民间河段长等,与团干部、团员青年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分享环保心得与经验;组织青联委员代表、志愿者代表与台湾中华新世代交流协会围绕生态环保主题进行交流,分享两地在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做法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