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山街道以 “6G”工作法推进工业社区团建建设
---以青峙工业园区为例
北仑区戚家山街道团工委
2015年11月19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社区以一种新型社区的姿态越来越多的展现在世人面前。所谓的工业社区一般是指集合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工业心态及从业人员所组成的共同体,同时满足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区域。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青峙化工园区整体呈现城乡一体、城乡融合的特征,工业化程度高、企业青年多、外来人员多等特点,为了更好地破解“资源不足、服务不够、组织不强、覆盖不广”等“四大短板”问题,街道团工委不断创新团建机制,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塑造区域团建品牌,探索推行“6G”工作法,推进工业社区团建建设。
一、基本情况
青峙化工园区位于戚家山街道青峙社区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80余家,多为日本、韩国、印尼等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职工3万余人,其中青年占80%。面对如此众多的企业和青年职工,街道在该区域专门划分了8个网格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目前,青峙工业园有青年1万8千余人,区域在册团员数1500人,截至目前,社区内单建团委3家、团总支2家、团支部18家,并且成立1家社区综合团支部。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戚家山街道团工委立足区域特点,采用了“网格”、“网络”、“网上”、“网下”的多向交错的互动方式和团组织、地域空间、互联网等多维的与青年的联接方式,通过“6G”工作法,有效实现了对青年的“组织化引导、自主式管理、组团式服务”,切实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自我运转能力、服务青年能力、组织凝聚能力、活动影响能力。
(一)Grid(网格)谋分布。根据青年集聚和资源分布状况,在全面摸清企业青年底数的基础上,本着便于管理、服务、活动的原则,科学划分网格,街道团工委将区域划分为逸盛、三星、青峙化工、科元、亚浆、海越、金佳、紧固件8个网格,今年又根据企业类型共性,相互整合,将辖区划分为五个网格,分别由团工委五位班子成员担任五个网格的指导员,从而实现网格的日常自主式管理,促进网格内日常团工作的规范运行。
(二)Group(团体)创平台。为打破团组织隶属关系的制约,促进不同网格间的有效互动,实现团建资源的共享,于2009年9月成立“团组织工作联席会”,由社区担任联席会的联络员,各网格负责人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推行网格联席会议和主席“轮值”等制度。通过每季度定期召集会议与临时召集会议相结合的方式,由“轮值”主席召集会议共商区域团工作,策划符合实际、青年喜爱的活动,从而避免传统的团干部“拍脑袋”和“拉郎配”。为更好实现辖区团建资源整合,青峙社区于2013年9月成立社区团委,由单建企业团支部支部书记中挑选有号召能力、组织能力的书记担任团委委员。同时充分利用 “团组织工作联席会”这一平台组织辖区青年开展青年乐见的活动,社区团委也成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和平台,可以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团内重大工作等部署要求及时传达给广大团员青年,广大团员青年也可以将思想上的困惑、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对社区的意见建议及时上传,并得到帮助。
(三)Gather(集合)享资源。为解决阵地资源不足的问题,街道团工委树立开放互联的工作理念,打破传统组织建设格局下各团组织“各自为政、相对封闭、缺乏交流”的局面,广泛深入地挖掘整合各企业团支部内文体活动阵地和工作资源,动员区域内单位和企业负责人在不影响自身使用的前提下,“大方无偿地”贡献出来,实现支部间和企业间阵地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各类阵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之和的良好效果。目前青峙社区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馆、活动室、少数民族青年俱乐部、心晴坊等12个功能室,并整合了亚洲浆纸业员工活动中心、开发区消防中队多功能厅、大型篮球场、逸盛石化综合会议室等网格内活动阵地近20个,全部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免费开放。
(四)Game(活动)乐青春。街道团工委在充分考虑辖区团支部团员青年喜好的前提下,以“您点菜我配送”的工作模式,开展青年乐见的文体活动,以社区青年中心为载体,以企业文化节为纽带,采用“3+X”模式,着重打造“爱在青峙”、“唱响青峙”、“情系青峙“三大品牌活动,分上下半年各举行一次“爱在青峙”单身青年联谊会和“唱响青峙”青年歌手赛,不定期开展“情系青峙”志愿服务,努力实现“哪里有需要,哪里有红马甲”。目前通过“爱在青峙”单身青年联谊会到目前共成功举办9届,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通过“唱响青峙”青年歌手赛所挖掘的青年歌手还代表社区参加街道、区里的比赛,同时社区借助这一平台邀请企业团员青年加入区域青歌艺术团,共同切磋交流。团工委紧紧抓住团员青年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速度快等特点,坚持网上和网下互动,做到“网下”充分协商,明确方向、确定场地;网上搜集创意,确定内容,组织人员。为促进各网格间更为便利的交流沟通,搭建了多样化的数字平台,通过网站、飞信、ECP短信平台、QQ群、团组织联席会微博等实现网上虚拟团建,及时更新团组织动态,并利用新媒体平台迅速解决在网络平台上能够解决的问题。企业团支部书记多为企业内的人事行政岗位人员,支部书记可以将企业内青年需求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第一时间反馈,例如企业青年提出想要在趣味运动会中增设一个跳长绳活动,立即通过QQ形式传达到社区团组织联席会联络员处,通过沟通,这项活动已圆满开展。
(五)Guide(指导)强合力。在网格划分时,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将规模较大、资源较多、实力较强的团组织及周边辐射范围划分为一个网格,在网格内充分发挥较强团组织的主力军作用,形成“一心多轴、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的格局。通过加强团组织对较弱团组织在组织上的带动、活动上的辐射、资源上的输出,让网格内的团组织均衡发展。团委班子成员深入到网格内,对网格内的团组织进行指导,让好的工作做法辐射到整个网格,让网格内的各团组织科学规范的开展工作。同时让较弱团组织的负责人参与网格内整体性活动的组织,锻炼其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街道团工委指导企业团支部自主开展企业支部活动,同时由活动吸引企业附近其他兄弟企业的团员青年参加,采取开放型的活动组织方式,将活动辐射到整个网格青年,如在紧固件园区和科元园区开设“唱响青峙”青年歌手赛锦伟专场和科元专场,让其他企业青年也参与活动,让网格内的所有青年都享受到青年文化活动。同时还指导较强团组织向网格内较弱团组织输出阵地、人才、设施等资源,让网格内的所有青年分享到各类青年服务,如亚洲浆纸业台球室向网格内青年开放。
(六)Grow(成长)助发展。树立以青年为本的服务理念,围绕青年的成长成才目标,团工委招纳各类人才组成辖区团员青年服务队。在人员构成上,整合区域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年社工、团干部、青联委员、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律师、联村(社区)干部和青年自组织负责人等人员,共同服务青年。从服务内容上,重点围绕青年民生和青年发展两大领域,开设如青年婚恋交友、心理咨询、权益保护、矛盾纠纷调解、“小候鸟”暑期班、青年技能提升、创业就业等服务项目。在服务机制上,根据网格内各项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积极推动重要项目形成固定服务机制,实现服务青年工作的常态化和标准化。如企业团员青年热爱羽毛球、篮球等体育运动,社区于2012年成立了羽毛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并由企业内爱好者自行担任俱乐部负责人,自助运行。区域青年中心开设情感交流热线和“心晴坊”,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定期接听和接受青年咨询,帮助企业青年职工排解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