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团区委构建“多种模式、全域覆盖”组织体系
浏览次数:1305950 作者:镇海团区委 发布时间:2016/3/30 15:47:26
针对团工作覆盖不够等困难,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整体思路,在确保网格内有一定的团员青年、团组织、工作资源等要素的基础上,镇海团区委根据不同类型区域,尽可能细分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区域边界和工作对象,构建“多种模式、全域覆盖”组织体系,力争实现网格对青年的精细化管理。
一、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在充分尊重原有行政区划和青年社会聚集方式的基础上,以“三个有效”为原则,针对城区、农村、园区等不同类型灵活划分网格。一是管理有效。以青年中心或团属实体阵地为起点,每个网格的地域范围不超过30分钟步行圈,网格内青年人数一般不超过1000人;二是组织有效。网格内至少有一个架构完整、充满活力的共青团组织和一个以上运作比较成熟的青年社团(自组织);三是服务有效。网格内至少有一个青年活动的实体阵地和具备孵化形成一个以上青春微圈的基本条件。在城区,按照“小区域+大统筹+网格化”模式,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划分网格,青年密度高、资源丰富的社区再往下细分网格;在农村,处于镇区范围内青年聚集较多的行政村,参照城区标准划分网格,对于青年数较少、资源匮乏的行政村,按照“大片区+小社团+整体化”模式,由相邻村合并的方式组成一个网格;在园区,按照“产业+资源+服务”模式,由地缘相近,从事相同、相关产业或处于同一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组成一个网格。目前,镇海区6个镇(街道)共划分网格65个,有效覆盖联系青年51900余名,团组织562个,青年社团(自组织)141个。
二、成立网格青年理事会。加强网格青年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网格的自我运转能力。每个网格对应成立网格青年理事会,隶属于镇(街道)团(工)委,具体负责管理网格内青年的相关事务,孵化两新组织、青年自组织等重点领域团组织,指导和监督各青春微圈开展活动。理事会一般由5-7人组成,设正、副理事长各1名,成员由网格内重点团组织负责人、优秀团员、青年社团(自组织)负责人、青春微圈骨干等组成。目前,镇海区6个镇(街道)共成立网格青年理事会65个,其中,担任理事的团干202名,青年社团(自组织)负责人73名,青春微圈骨干97名,优秀团员36名。
三、建立三级微圈组织体系。在网格青年理事会的组织管理下,在单个网格区域范围内,基于青年的兴趣、社会参与方式、集聚点或特定的社会需求,建立若干个青年主题性活动圈——青春微圈。区级层面设立青春微圈孵化中心,镇、街道层面设立青春微圈孵化站,形成三级架构的微圈组织管理体系。目前,镇海区共有青春微圈孵化中心1个,青春微圈孵化站6个,青春微圈74个,涵盖志愿服务、文化科普、体育艺术、素质提升、交友联谊等5大类。微圈的运转实行自主设计、自主组织、自主参与、自主评价,每个微圈组建各自的管理团队“圈友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2名,由微圈青年自主推选产生,主要由团干部、青年社团(自组织)负责人、优秀青年骨干等组成,在网格青年理事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微圈青年成员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微圈开展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