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了北仑本地企业的风采,感觉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城市,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第一次住进青年人才驿站,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感觉,它可以让前来北仑找工作的人,多一份安全感。”……写在北仑青年人才驿站留言板上的便签,开启了来北仑寻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故事。不需要住宿费,还提供招聘信息、职业培训、社会融入等一条龙服务,青年人才驿站给予了高校应届毕业生免费住7天的“福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追梦人来到北仑。
23个床位,拎包即可入住
去年10月,为帮助来甬来仑的高校毕业生青年圆求职创业梦,营造更好的求职创业环境,共青团北仑区委在团市委和市人社局的指导下,联合区人社局,大力推进青年人才驿站项目的建设,建成了宁波市首个青年人才驿站。驿站配有宿舍、培训教师、活动室、洽谈室等功能区,内设8个房间,23张床位,洗手间、热水器、空调、被褥一应俱全。另外还配有求职辅导书、就业政策宣传资料等。
据团区委副书记胡琼介绍,大专以上即将毕业或毕业不满1年的高校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都可通过微信公众号“青创北仑”申请或是驿站在高校聘请的“青年人才大使”推荐,在驿站享受7天的免费住宿,并可享受实时接收到有用的求职信息,享受职业培训、交流交友等一系列与就业创业和社会融入有关的服务。“高校毕业生只要在微信公众号里面的青年人才驿站栏目中填写个人信息提交,审核通过会向入住者反馈信息。”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自驿站启用以来,目前已有127名“追梦者”前来入住。
住得安心,服务更贴心
小刘是江西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在北仑发展前景好,去年年底只身来到北仑找工作。出发之前,他在网上看到宁波北仑青年人才驿站的信息,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微信预订了青年人才驿站的床位和就业服务。在来北仑的路上,他收到了驿站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到北仑,就顺利入住驿站,并收到了驿站提供的招聘信息。“瞬间觉得很贴心,冥冥中感觉到有一股归属感,在油然而生。”小刘说。
同样,来自江西理工大学的小彭,也是驿站的“老友”,前不久被北仑一家企业相中离开了驿站。但为了缓解小彭“人生地不熟”的处境,驿站提供了一系列社会融入“菜单”。最后小彭选择参加志愿服务和港口博物馆一日游活动。回来后他收获满满:“虽然离开驿站有一段时间,但感觉和驿站之间的纽带一直在,通过这个平台,能更快地融入这个美丽的城市。”
据胡琼介绍,目前已同10余所高校和区内50余家企业在青年创业就业、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合作,今年还会在省内外拓展更多的合作高校。青年人才驿站一次性入住人数最多的时候为18人,虽然规定说只能住7天,但是条件允许的话也会宽限天数,尽量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不少毕业生也表示感激,留宿和服务都十分到位,不仅为他们找工作节省了住宿开支,还让他们获得了安心的居住场所。而最让他们感动的是,不小心弄脏的白色床单,便有阿姨迅速地更换。
每个寻梦人的主场
对于青年人才驿站带来的服务,来自辽宁的李东阳也是深有感触。2月19日,2015届太原工业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李东阳,在北仑籍校友郝子烨的介绍下,来到北仑。一路向南,坐了9个小时的高铁,从寒冷的辽宁老家来到温暖如春的宁波北仑。来的路上,他的心情有些复杂,除了焦虑,还有期待,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南方,也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李东阳希望,他能在一周的时间内,在北仑这样的包容城市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不管怎样,趁着年轻,要多体验。”这是李东阳给自己下定的决心。原本以为青年人才驿站就是一个提供住宿的地方,干净的宿舍、舒适的环境、专业的培训……一切都出乎李东阳的意外,“比我们大学宿舍的环境还要好,就跟住旅馆一样,尤其是当同龄人在一起讨论求职情况时,特别有亲切感。”
当问及此次来北仑的原由时,李东阳说:“在我们那里找工作,就连一般的烧烤店都要面试,面试的时候问得最多的是你有没有经验,没有经验就直接不用了,规模稍微大点的公司更不用说。而北仑却有着大大的不同,在几次求职过程中发现,虽然有些企业也需要有经验,但会给刚出入社会的毕业生一些机会和适应时间,不会排斥或立即拒绝,让我们更加有信心。这里虽然不是我们的家乡,但却是每个人的主场。”因为他深信,未来会怎样谁都不知道,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和他一样,怀揣着梦想,敢于踏出第一步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