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印章放进印床固定好,雕刻刀握稳慢慢推……”4月3日,中国渔文化艺术村卢圣贵老师为城南学校“渔文化”社团的30余位学生开了小灶,一堂精彩的鱼印制作课让现场学生领略了《沉鱼落印》的神奇魅力。
据了解,中国渔文化艺术村是宁波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大课堂,已精心开创了鱼拓、鱼编、鱼印、鱼雕、鱼陶等体验课程,并计划增加鱼灯、船模、灯塔、渔民号子等课程。肖形鱼印即是印面是鱼的印章,《沉鱼落印》项目是利用海洋淤泥为制陶材料,制作成各类鱼形印章,并刻上鱼形图案的工艺。“我在课堂上跟他们提过‘沉鱼落印’,所以午休时间,有兴趣的学生就过来学了。”卢圣贵老师说。4月2日至3日,城南学校160余位师生在中国渔文化艺术村体验鱼拓、鱼编、鱼雕等渔文化艺术,由于时间有限,鱼印、鱼陶等课程安排不过来,兴致正浓的学生怎么都不愿放过这个机会,缠着老师学这看那。 “两天时间太短了,许多项目学生都来不及体验,就算体验过了,也不能常学常练,所以我们计划下学期把‘渔文化’作为兴趣课搬进学校,以社团形式让学生按兴趣选择。”城南学校团委书记说,“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又能传承‘渔文化’艺术。”
近年来,团象山县委与县教育局、中国渔文化艺术村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活动,通过清明捣麻糍、风筝制作、鱼拓制作、渔民号子等活动让当代青少年零距离接触传统的民风民俗,传承非遗文化,感受象山的民俗魅力。